9月3日下午6時許,S80古宜高速古藺至習水段二郎互通施工現(xiàn)場,兩臺大型吊車經歷8小時協(xié)同作業(yè),終于將跨越高速公路匝道橋最后一榀鋼箱梁吊裝到位。這榀長達60米,總重量超175噸得鋼箱梁,是目前瀘州跨線橋建設中跨徑最長、梁體最重的橋梁。
8小時,60米鋼箱梁完成吊裝
鋼箱梁,顧名思義,就是其外形像一個大箱子,一般用在跨度較大的橋梁上。二郎互通跨高速公路匝道橋分1號橋和2號橋。其中,2號橋鋼箱梁長60米,梁寬2.85米,梁高2.8米,一座橋共3榀梁,總重520余噸。要將其從地上提升到20米高空并精準安放到橋墩上,須動用兩臺400噸以上吊車。
據(jù)箱梁吊裝現(xiàn)場負責人易淑亮介紹,從8月15日開始,從樂山遠道而來的3臺大型吊車已“快遞”至二郎互通施工現(xiàn)場并完成組裝。同時,分為三截運輸?shù)匿撓淞荷⒓餐瓿善囱b焊接,起吊前的工作已準備就緒。
9月3日,最后一片拼60米長鋼箱梁將完成吊裝。上午10時起,運梁車開始作業(yè),從拼裝場起吊箱梁,并運至架設現(xiàn)場;二號橋墩下,作業(yè)人輔助吊車的配合下,將手臂粗的鋼絲繩掛到箱梁吊耳上;現(xiàn)場指揮下達試吊命令,兩臺吊車同步啟動,鋼箱梁緩緩離開地面。起吊至0.5 米,吊車暫停,技術人員對吊車吊鉤、鋼絲繩、鋼箱梁吊點處變化進行檢查,確保箱梁及相關設施無異常情況后,繼續(xù)起吊。
兩臺吊車相互協(xié)同配合,這片重約175噸的“龐然大物”繼續(xù)提升并開始勻速轉臂。起吊高度被提升至橋墩頂約0.5米時,吊車再次停止作業(yè)。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指揮指令,鋼箱梁精準對位并緩慢落下。下午6時許,前后歷經8個多小時后,二郎互通匝道橋最后一榀鋼箱梁順利完成吊裝。
跨線匝道橋鋼箱梁完成吊裝,標志著二郎互通跨高速公路連接線上部結構施工拉開帷幕,為年底建成通車打下基礎。
3臺吊車,運到現(xiàn)場需用36輛平板車
鋼箱梁吊裝過程看似緩慢平常、波瀾不驚。其實,整個吊裝過程卻是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、步步驚心。
“長60米、重達175噸,這個規(guī)格的鋼箱梁吊裝,在瀘州山區(qū)橋梁中還是首次?!币资缌两榻B,為了確保鋼箱梁的成功吊裝,項目部特地租賃了3臺大型吊車。
在吊裝過程中,扮演著重要角色的3位“功臣”分別是自重600噸的汽車吊和500噸、400噸的履帶吊。
3臺吊車從樂山“長途跋涉”來到施工現(xiàn)場并不容易。由于履帶式吊車只能分拆運送,每臺吊車上的配重塊都大于兩百噸,3臺吊車整整用了36輛平板運輸車。
起吊過程中,對地面承受能力都是嚴峻考驗,地面作業(yè)的履帶吊車所在位置,除了鋪上厚厚的砂石,還要鋪上鋼板進行調平,防止地面下陷,保持吊車穩(wěn)定性。吊裝期間,更是“步步驚心”,兩臺吊車師傅需要高度默契,始終保持箱梁平衡,稍不注意就會出現(xiàn)安全事故。
因鋼箱梁表面平整,起吊必須使用吊耳才能將梁體與鋼索相連。在鋼箱梁兩端,要預先焊接八個吊耳,四個組成一組。
因為承重力大,每個吊耳均由厚度5厘米的鋼板焊接而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吊耳不只是與鋼箱梁橋面板焊接,另一部分還延伸到了鋼箱梁內部,與內部腹板、隔板焊接成一個整體。
二郎互通,投資1.78億元完善區(qū)域交通
二郎互通位于S80 古宜高速古藺至習水段位于太平鎮(zhèn)境內,在青龍臺大橋與太平渡隧道之間,西距太平互通約7公里、東距習水互通約8公里。因為轉換互通需要上跨高速公路,為盡量減少施工過程對高速交通影響,在設計上,跨高速公路匝道橋采用鋼箱梁整體吊裝方式,大大縮短了交通管制時間。
根據(jù)設計,二郎互通及其連接線工程分為兩部分,互通匝道上跨高速公路主線,總長度1081米。道路標準按三級公路設計,時速為40公里/小時;連接線部分主線全長1932米,為雙向四車道快速通道,設計時速為80公里/小時。項目計劃投資1.78億元,均有古藺縣地方政府投資。
匝道橋鋼箱梁吊裝是習二郎互通項目的重難點工程,為保障橋梁施工順利進行,從9月2日開始到5日期間,古藺太平至貴州習水段已實施斷道施工,要求過往車輛服從交警指揮,根據(jù)提示線路有序繞行。
易淑亮告訴記者,二郎互通是S80 古宜高速古藺至習水段在四川境內的最后一個重要交通樞紐,項目規(guī)劃充分考慮古藺縣太平鎮(zhèn)、二郎鎮(zhèn)交通實際,從高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(fā)展的角度出發(fā),在方便當?shù)鼐破筮\輸原料、成品的同時,也為今后打造赤水河紅軍大橋及周邊區(qū)域旅游觀光產業(yè)奠定了基礎。
據(jù)古藺縣太平鎮(zhèn)黨委書記曾祥國介紹,二郎互通建成后,將進一步改善地區(qū)交通條件,服務地區(qū)優(yōu)勢資源開發(fā)。同時,還將促進古藺東北部片區(qū)交通網絡的完善,推動交通扶貧和經濟轉型,加快郎太新區(qū)產業(yè)融合和文旅綜合發(fā)展。